[旅人。有感]對於一個社會看待身障者的觀察。一個社會對應的方式~消除不友善環境~Eliminate unfriendly environment

by difeny

 

2014-12-09 07.31.35.jpg  

    前兩天爆出了台鐵因為不體貼身障者,將刷悠遊卡的機器設置太高,使得身障者處處難行這個新聞。今天到想來跟大家談談這個議題。這新聞中,台鐵的解釋是:因為身障者台鐵都是利用專人服務的方式,悠遊卡的刷卡機是設置給一般民眾使用的。身心障礙同胞們,需要的不應該“專人”服務!

    這個議題的本身,已經先把身障者與一般民眾給分門別類了,基本上,我並不同意這樣的說辭,回到“人”的本身,只要是人,都有權利使用任何一項公共運輸設備,只要持有悠遊卡、有買票,所有的設備本身應該是利於每一個人的。基本的社會文化應然如此,因為自己協助帶過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,了解這樣的政策、這樣的環境,在工作場合當中,我也非常在意無障礙空間的設置,那不是優惠身障者,也不是刻意為他們設置,而是作為一種對人的基本尊重,我認為不是因為“專人”服務就可以為這個不尊重解套!

    身障同胞的身體不方便,已經耗去他們生活中非常多的時間與精力,如果能夠有一個不需要“專人”幫助就處處和善的社會空間,就如同大家能夠禮遇幼兒與孕婦一樣,讓臺北或台灣可以成為完完全全的旅行無障礙空間,亦是值得躍上世界舞台的最大資產之一。也可以使得“任何一個人”都能來去自如的社會公共空間,這對於資本主義為重的台灣,不失為一個重要價值。

    台灣對於博愛座的禮讓文化執行徹底,這是禮運大同篇中教育成功之處,那麼對於身心障礙者,過去都是足不出戶在家生活,社會的公共便民政策,我們也建議可以有更多的友善,例如“無障礙搭乘交通工具”、“無障礙進出公共空間”,他們只是肢體不便,並不會對社會造成任何危害。

    反觀世界各國的無障礙設施,我曾經寫過在巴黎的旅行,如果有大件行李或嬰兒推車,那麼請不要挑戰地鐵。當然因為百年歷史,所以地鐵站不可能處處重設電扶梯或者電梯,也因為建築體本身也多為百年,更不可能改造建築本身。但是對於身障者的照顧,公車或者接駁車倒是做得非常好!我記得有個身障部落客(台灣的),勇於帶著輪椅出走,在世界各地不止受到幫助,還更有禮遇;P16.jpg  

在世界各地旅行時,特別容易注意到這些不同於台灣文化的設施與政策,例如完全的自由心證打票制(當然有個查票機制在背後),台灣朋友總是會想,自己上下車,完全不驗票,下次我就不買票了。在瑞士的輕軌上,我完全就是在思考這個議題~但是,瑞士社會一定有對於這樣的政策加以思考或探究,這如果在亞洲社會,有沒有大亂的可能?

  當然如果成為一個人的基本權利,其實我們不需要任何禮遇,但作為一個人,如果政策可以多一點溫暖,照顧所有人的需求,不只是孕婦、幼兒、身障者,不只是因為少數族群,而是真正讓這個社會回到每一個人應該受到的照顧、應該有的需求,也許disability就能漸漸地從他們的心中除去!

這樣的聲音,必須要被聽見!台灣會更好!

 

 


     螢幕截圖 2014-06-20 21.13.27.png

按讚加入粉絲團


延伸閱讀

Blogimove部落格搬家技術服務